深圳11日遭遇了2008年以来最强的特大暴雨袭击,全市平均累计降雨226毫米,暴雨期间,2500辆汽车被淹,约50处片区发生内涝,组团到深圳“看海”被网友竞相调侃。“暴雨致涝”问题再一次把公众舆论聚焦在这座年轻的现代化城市身上。
调查发现,“重地上、轻地下”,深圳在追求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却忽视了对防洪排涝体系的建设。
深圳于1979年成立经济特区,1982年开始大规模城市建设,而同年的4月却撤销深圳市水电局。罗湖区于1993年起连续3年发生6次较大洪涝灾害,1993年的“6·16”和“9·26”两场暴雨,造成25人死亡,罗湖区大部分城区成泽国,水深2米。“这是撤销深圳市水电局9年多来的教训和代价,也是未重视防洪排涝而大规模开发建设10年后暴雨对城市的警示和报复。”深圳市水务局排水管理处调研员陈筱云表示。
陈筱云说,上世纪80年代,深圳建市初期采用了高寒少雨的前苏联城市建设理念,排水管道的建设没有充分考虑未来城市发展,因此,虽然在30多年的时间里,深圳市陆续修建了13700多公里的下水道,但遇到特大暴雨,这些管道由于不能及时将雨水排出,经常导致城市多个地区被淹。
目前,深圳南山、宝安区西部等近海区域仍处在“逢雨必涝”的境地,与城市规划布局不合理不无关系。
陈筱云表示,深圳最近10年才适当提高排水标准,但仍未达到新版排水设计标准。“因此,排水设计标准偏低和城市排水能力不足是暴雨内涝的原因之一。”
业内专家表示,此次暴雨事件暴露出深圳与世界大都市的差距,建议借鉴日本采用的地下盾构进式的巨型隧道来作为防洪治水的办法,“日本在首都圈内的埼玉县修建了深50米的放水路,放水路的主体是个巨大的水槽,长180米、宽78米、深50米,这个水槽平时不用,在暴雨来时紧急启动,把流入大城市的洪水储存起来。此举使得原先困扰东京的暴雨内涝问题一举得以解决”。
在解决城市积水内涝问题的过程中,污水管网是加强城市排水防涝防洪设施建设的关键。一些城市排水工程建设主体众多,缺少统筹也是造成工程建设后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比如支干管、新旧管接驳不到位,造成大量断头管。
根据《深圳市水务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由于缺少统筹协调牵头单位,前期工作和具体实施脱节,导致设计意图未能完全落实;污水管网建设中,投资额度和建设长度被盲目追求,管网的系统性未能充分考虑,导致新建管网无法发挥收集污水的作用。
而监督不到位也使得工程的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证。调查发现,污水管网建设大多由街道办工务中心负责,监理及质量监督流于形式,造成施工质量不高,大量建成管网无法正常使用,同时埋下安全隐患。
此外,一些人为因素也对现有排水管网造成破坏,排水设施运行管理存在问题等都为城市内涝埋下隐患。
而且,偷排泥浆现象已经严重威胁深圳的排水系统。浆液进入排水管网导致管网淤积堵塞,如果是混凝土浆液,能使排水管道完全丧失排洪功能乃至报废,部分在建工地水土流失严重,缩减了排洪通道的过流断面,直接导致降低了排洪能力。
彭勇 周强 扶庆
排水设施:一个重要但非唯一的防涝“风险点”
近日发生的暴雨,使得排水设施重回人们的视野。作为防治内涝的“风险点”,毫无疑问,它非常重要,但绝非唯一。
根据权威部门提供的数据,2013年全国城镇新建排水管网两万多公里,不过与新建相比,既有排水设施的改造才是主旋律。
在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有关负责人看来,当前改造面临的难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资金不足;受已开发建设场地所限,组织改造要牵涉周边建筑、道路等;很多城市缺乏规划,对现状不清,盲目改造,实际效果不理想。
这位负责人说:“即便有了专项规划,由于和城市总体规划衔接不够,因此,市政建设总显得滞后。”
与此同时,一些城市管理者受“重地上、轻地下”等理念影响,对于排水设施建设维护重视不够。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李迅说:“像排水设施这样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有适度超前的发展眼光。”
排水设施很重要,但对于城市防涝而言,并非唯一。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副院长邵益生说:“城市防涝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开发、土地利用、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和应急救援等各个方面,而不仅仅是设施建设问题。”
他说:“即便是设施的建设,也需要有好的规划引导、正确的技术路线、适度的资金和足够的时间过程,而这一切目前都还欠缺。”
在邵益生看来,城市排水防涝需要三套系统协同配合发挥作用,一是地表的高位排水系统,包括草坪、道路、河沟、湖塘水系;二是地下的中位管道排水系统;三是立交桥等低凹处的泵站强排系统。
李迅说:“据我了解的数据,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市填埋的水面达70平方公里。现在看来,我们要重视湖塘水系的蓄水滞洪功能。”
专家均表示,城市防涝必须把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在一起。清华大学教授陈吉宁说,一座城市的排水防涝水平“三分靠设施、七分靠管理”,是综合能力的体现。如果说健全的雨水管网、调蓄、下渗等内涝防治工程设施是“硬件”基础,那么以排水防涝设施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先进的现代化、数字化管理手段,就是促进我国城市排水防涝能力质的飞跃的“软件”保障。
据介绍,在住房城乡建设部编制的《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编制大纲》指导下,目前,各地正在编制符合当地实际的综合规划。
与此同时,住房城乡建设部还组织编制了《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普查数据采集与管理技术导则(试行)》,要求各地结合普查,全面评估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和风险,建立规范的普查信息数据库,为建立数字化城市排水防涝管控平台创造条件。
洪涝是一种自然现象,防涝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排水的同时,如何利用雨洪,同样值得思考。
农村防洪还有哪些“软肋”?
5月12日是国家防灾减灾日。5月8日以来,南方出现大范围持续性强降雨过程,引发洪涝、风雹等灾害。截至11日20时,已造成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121.6万人受灾,3人死亡,1500余间房屋倒塌,农作物受灾面积9.31万公顷。
强降雨面前,关注“城市内涝”固然重要,但更不能忽视广大农村、偏远地区防洪问题。农村因为基础设施欠缺、预警系统匮乏、地势、建筑特点、人员老龄化和女性化等因素,一旦遭遇强降雨,将面临比城市更为严重的威胁。
中国水科院防洪抗旱减灾研究所有关专家指出,随着城镇化发展,农村普遍存在挤占行洪通道、“人水争地”问题。农民在行洪通道内建房、耕种、倾倒垃圾、修桥等行为,造成行洪不畅,极易冲垮建筑物,形成“人造洪峰”。同时,大量坑洼地、坑塘等被填平利用,路面进行水泥硬化,降低了对雨水、洪水的蓄滞能力。
一些水利干部也反映,当前,农村防洪排涝标准还比较低,中小河流、中小水库防洪能力比较弱。由于资金和现实因素,很多中小河流防洪标准为5年一遇;一些未经除险加固的小型水库,存在溢洪道狭窄堵塞、坝基渗水等现象;一些无人管理的“山塘”,成了汛期头顶的“一盘水”,随时可能成为威胁。
专家还指出,虽然近年来我国预警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但是遇到大雨大灾时,一些基站、通讯设施受损,难以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流动人口、施工队、游客等是预警信息接收的盲区。预警发布渠道来自于多个部门,缺乏统一、有效的发布渠道。此外,农村人口老龄化、女性化,对农村传统的防汛抗旱组织动员、灾前转移提出严峻挑战。
当前,我国即将由南向北进入主汛期,及时、全面检查农村防洪“软肋”不容轻视。近日,有媒体报道,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对全县93个拟定避灾场所进行实地逐幢勘察和安全性能认定,52个避灾场所被认定为不合格,再次为保证汛期安全敲响警钟。
农村防洪事关亿万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当前,各地要高度重视防汛备汛检查,及时查漏补缺,防患于未然。加强预测预报预警,尽早安排下达防汛补助经费,支持地方做好抗洪抢险,抓紧修复水毁的各类水利工程,落实好防汛抢险的物资和队伍。
从长期来看,要切实解决“人水争地”问题。要通过防洪立法,加强对土地的管理利用,规范人类活动,尤其在新一轮城镇化建设中,要超前规划,确保给洪水以出路,加强蓄滞雨洪能力。继续实施好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和重点地区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项目建设,加强中小河流、中小水库、山塘等建设和管理。切实建立群众互助的群测群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