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地方新闻通知培训招标公路铁路标准资料展会

南京无锡一日通三线引"地铁三问"

发布时间:2014-07-08
日前,南京、无锡地铁一日通“三线”,引发省内外广泛关注。面对近年来全国许多城市争相抢搭“地铁快车”,也有人在担心:地铁建设是否存在过热的势头?能否解决城市拥堵?能否迎来“盈利时代”?
一问:地铁建设是否过热
资料表明,目前全国正在建设的地铁已有70多条。去年5月国务院将城市轨道交通核准权限下放至省后,更激发了许多城市的地铁建设热情。在我省,除了已建、在建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徐州,一些“踮踮脚”够得着的城市也在跃跃欲试地铁,南通通过了审批,镇江正在做规划,还有的城市正在做前期调研和论证。
那么,当今的地铁建设是否过热了呢?苏州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教授高伟江说,“它疏通了拥堵,拉大了城市框架,刺激了地方发展,是民生工程、长远工程。对于无锡、南通、徐州这些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靠前并且还在迅速发展中的城市,建地铁是理性的选择。”“现在不建几年后还是要建,早晚要做的事晚做不如早做。赶在城市没完全摊开前做,既节约成本又可避免大规模拆迁。”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说,“南京、苏州这样的城市,地上空间利用率很高了,路就这么宽,公交再怎么发展也只能解决一时,向下发展立体交通是治长远。”
“从我省目前来看,还看不出过热、跃进的苗头。”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黄富民说。能不能建地铁,国务院设定的门槛是:城区人口300万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1000亿元以上。这些条件,南通、徐州、常州都没问题,更不用说苏州、无锡这些GDP和财政收入“富可敌省”的“明星城”了。比如无锡,2013年的GDP是8070.18亿元,排名全国第11位,跟排名第10的杭州(8343.52亿元)相差无几,可杭州2012年就通了地铁。财力上可行,现实上更有需求。苏州机动车数量达260万辆,位列全国地级市之首,日均登记800多辆。去这些城市走一趟就知道,拥堵不亚于南京、上海。
二问:地铁能否治堵
治堵是很多城市上地铁的一大初衷。那么,地铁能否治堵?解决“堵”是否只有修地铁这华山一条道?
两院院士、原国家建设部副部长周干峙说,地铁的大运量、快速度是其他交通方式难以比拟的,如果没有地铁,像北京、上海今天的交通将难以想象。但单纯依靠地铁解决不了城市拥堵,一方面地铁的密度有限,另一方面,地下的客流量终究还要回到地上来,解决拥堵,还要依靠发展轻轨、完善布局等其他途径。比如像淮安这样“块头”不大、财力不足的城市,就不一定要建地铁,通过完善交通布局、建有轨电车等相对“便宜”的方式就能解决拥堵,否则可能成为政府的财政包袱。
淮安前两年就做了地铁规划,力争2017年前获批,2020年前开工。可在2013年,当地政府最终宣布放弃地铁而选择有轨电车。淮安市交通局长徐效文说,2013年该市GDP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是2155.86亿元和271.42亿元,根据测算,原先规划的20多公里的线路,修地铁至少要100亿元。而如果建有轨电车只要30多亿元,不但资金没有压力,运能也完全跟得上。
三问:地铁能不能盈利
从目前情况看,除了香港,国内所有地铁都是建一条亏一条。北京地铁年亏损在100亿元以上;杭州地铁一号线票价收入3.3亿元,而每年的运营成本高达18.58亿元,政府每年都要补贴近20亿元;把还本付息、折旧等因素都考虑在内,南京地铁一号线、二号线一年的亏损也有20多亿元。
亏这么多,还有这么多城市排队等着建,正常吗?对此,高伟江认为,地铁和公交、供水一样属于民生项目,不必强求必须盈利,只要财力许可,财政补贴很正常。比如南京,一号线、二号线日均客流量超过120万人次。没有地铁,堵成什么样可想而知。另一方面,对上海、南京、杭州这样经济相对强的城市来说,这些亏损都在财力可承受范围内。如果再算一笔大账,即地铁每投资1亿元带动GDP增长2.63亿元、创造8000个就业岗位来看,这些亏损就更值了。
但这不意味着地铁就可不计成本。据介绍,国家发改委和国土部正在借鉴香港“轨道+土地开发”经验,计划将铁路综合开发的政策引到轨道交通中去,让参与投资的企业同时分享轨道沿线土地开发增值收益,降低政府的投资和运行压力。此外,纽约、巴黎等发达国家城市轨道交通的客运量占城市总客运量的50%-80%,而我国仅占三四成。这说明在运能、软件服务、换乘对接上我们还有空间可挖,做好了这些,“票务+土地开发”的盈利模式就该离我们近了。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论坛问答关注排行

互助平台
  • 待解决
  • 已解决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版权所有©工程检测网 苏ICP备09082304号-7 网站留言

未经 www.gcjc.com 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文字信息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