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正在内部施工的西宁车站。 罗云鹏 摄

图为西宁火车站外立面。 罗云鹏 摄
11月26日,青藏铁路公司西宁站改工程指挥部总工程师朝阳告诉中新网记者,青藏高原最大铁路枢纽西宁站已进入施工尾声,其站房主体、车场进入收尾、设备安装、调试、检测和验收阶段。
26日下午,记者在西宁站施工现场看到,形如雄鹰展翅翱翔的西宁站主体外立面已基本竣工,站内旅客乘坐电梯已安装调试完毕,仅有部分人员正在对商业层和站台第三、第八股道施工。站外,两侧的路灯和绿化带施工也已进入尾声。
西宁站经过历时3年建设,克服了高原复杂地形和众多改造技术难题,作为青藏铁路始发站和兰新高铁重点控制工程的西宁站成为青藏高原最大的铁路交通枢纽。
“西宁站站房建筑高度42.6米,建筑总规模6万平方米。主要由站房工程、站台雨棚和车场工程三部分组成。”朝阳说,车站房工程主体共三层,旅客流线采取“上进下出”的设计构思,将车站分为高架候车层、站台层、出站厅层三个主要层面和辅助夹层,最高时段聚集人数可达12000人。
“无站台柱雨棚和铝镁锰金属材料制成的顶棚是西宁站运用的最新科技。”朝阳强调,旅客站在没有台柱的站台上视野开阔。
据介绍,车站共设9个站台21条到发线,其中兰青车场为普速场设8条到发线、6个站台面;兰新车场为高速场设13条到发线、11个站台面。
“西宁站改造及相关工程建成后,具备开行普速和动车旅客列车134对能力,远期具备153对;近期具备货运总量每年为7300万吨能力,远期具备每年为9800万吨。”朝阳强调。
同时,西宁站为地铁、城市轨道交通等换乘预留条件,形成铁路和公路间的无缝换乘。西宁站便捷、舒适、节约、安全的国际先进的建筑理念,实现了功能与空间的完美结合。
随着兰新高铁甘青段启动运行试验和西宁站投入运营,青海路网结构优化和运输能力得到大幅提升,西宁站也将成为连接东部与西部、西南于西北、内地与边陲的交通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