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卜建民报道 近年来,媒体先后曝光了一些地方建设工程存在使用“瘦身钢筋”、“粉末砖头”、“海砂”、“易燃保温材料”等不合格建筑材料的现象,不合格的建筑材料甚至流入了保障性住房和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项目,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质量,危及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群众中造成了较坏的影响,使政府的公信力受到了质疑和挑战。建筑材料质量问题引起了政府及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为加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管理,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历时1年多时间,主持自主研发了“安徽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全过程监管系统(InternetMaterialTest简称IMT)”。系统旨在落实建筑工程各方责任主体质量职责,解决当前工程质量材料检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工程质量检测全过程监管,着力打造智慧监管,努力建造放心工程。日前,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正式启动了“安徽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全过程监管系统”。
该系统对物联网关键技术进行了集成创新,采用了电子标签(RFID)、近场通讯(NFC)、电子锁、人脸识别、二维码、广域网、3G通讯等先进信息科技技术,通过建立一个完整的网络协同工作和监管平台,在取样、见证、送样、检测等各个工作和监管环节建立“材料—人员—检测”的信息联动闭合,材料、人员、检测过程结果及时上传、互联互通、共用共享,实现了检测全过程一体化智能管理。
该系统重点解决了8个问题。
“系统见证”确保了各方责任主体规范履职。实现了检测全过程可追溯监管,责任到人,重点解决了过去取样员、见证员不到场履职和“见而不证”的问题。
“手机开锁”杜绝了送检材料过程中的“掉包儿”情况的发生。送样使用配有电子锁的送样专用箱,通过系统技术设定,实现人与手机的惟一性绑定,并做到“一个手机开一把(电子)锁”。
“手机开锁”落实了送样见证责任,杜绝了送样环节的“掉包儿”。今后见证单位不再需要专设送样环节见证监督人员,降低了送样环节的人工管理成本。电子锁送样专用箱也可以成为工程质量检测监督的盲样箱,安徽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检测科科长李军说:“今后在政府质量安全监督检查中也可以采用电子锁送样专用箱,我们在开展建筑材料的飞行检查时,可以实现盲样送检,做到真实、有效,避免人情干扰。”
“刷脸签名”通过采用人脸识别技术,杜绝了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弄虚作假不到岗履职的行为。少数检测机构弄虚作假,未进行材料检测(无自动检测数据上传)就出具检测报告,或检测人员不到岗检测,交由不具备检测资格的人员代为检测签字,甚至出现个别检测人员长期不到岗,提前签好材料合格的检测意见等违法违规行为,这种行为危害性极大。
“网络推送”实现了检测过程即时动态预警监管。通过系统平台将不合格的检测结果即时发送到质量监督部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相关人员的手机上,为建设施工监理单位第一时间获取信息、及时调整施工、进行整改;为质量监督部门即时获得预警信息并做到事前、事中监督管理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维码查验”杜绝了检测市场假报告现象的产生。通过在系统中引入加密二维码技术,每份检测报告都具有惟一的二维码,监管人员通过手机专用客户端扫描后,可以立即判断检测报告的真实有效性,甚至可以查阅检测报告的全过程轨迹,有力打击了伪造检测报告等不诚信行为。
“管理嵌入”将行业管理落到实处,杜绝了检测机构事后补检测、漏检测、不按时检测的现象。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处颜大为博士表示:“按照标准规范,常规混凝土标准养护试块送到检测机构,必须经过28天的标准养护后方可进行检测,过去少数检测机构往往未到养护期或超过规定期进行检测。现在该系统将行业管理规定嵌入到系统参数中,对检测报告出具时间做了参数设定,从取样到检测时间不满足要求的,系统将无法出具检测报告。”
“远程打印”实现了绿色检测,节省了开支,提高了效率。某试点项目负责人说:“通过系统信息通知,我们能即时获悉材料检测结果信息,并可以通过网络远程打印检测报告,为施工单位及时组织施工争取了时间,降低了交通出行和人力成本,也缓解了城市道路交通压力。”
“电子档案”提升了检测资料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合肥工业大学检测机构共达有限公司总经理完海鹰认为:“通过该系统实现了检测报告电子归档、网络查询统计分析。以前我们检测机构要建立专门的档案室,并配备专人管理,检测报告的存档、调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此举极大地节约了日常管理成本,也提高了检测机构信息化管理水平。”
据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曹剑介绍,这套系统是继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去年开发并已在全省应用的建筑施工现场关键管理岗位人员考勤系统(IFA)之后的又一个建筑施工现场监管系统。工程质量检测全过程监管系统(IMT)利用先进的物联网信息科技技术,将行业管理的各项规定有效嵌入系统中,用“科技加制度”方法,通过对工程质量检测全过程的即时动态监管,做到事前防范、事中监督、事后处理的有机统一,实现监管工作的全覆盖,为规范建筑检测市场、促进检测各方责任主体诚信履职、提升政府监管能力、保证工程质量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工程质量检测全过程监管系统(IMT)的推广应用,是智慧政府、智慧城市建设的一项新的举措,是推进工程建设领域诚信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一项民心、民生工程,有着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